早在七、八月份的時候就知道皮克斯動畫20週年特展會在北美館,所以特別請同事Vickie幫我訂了幾張票,打算要去看,不過一直沒有時間,而最近的工作壓力大到我有點受不了了,所以我決定要來去放鬆一下,所以約了小朱哥一起來去看在北美館-皮克斯動畫20週年特展
*****************************************
因為進展場不能拍照所以我自然也沒有照片可以提供給各位看囉!!
不過我也分享我看完展覽的心得:透過了皮克斯動畫展詳實的呈現出製作動畫的過程,從每部動畫的手稿、故事板,到每個場景的彩繪板,還有一些早期的動畫短片,在展場的最後面也播放著皮克斯工作人員是如何製作出一部動畫的解說記錄片。
展覽的作品大部份都是動畫初期的彩繪板,雖然最後不見得會被用在動畫中,可是可以感受的到,每一幅畫作的用心,由其是粉彩、碳筆畫出來的作品,都超美、超夢幻的,不過我覺得在每一幅畫作旁的簡介幹嘛作的超小,小到上面的字是我都快看不清楚了,這裡應該要改進一下。
這裡最精彩的展物我想應該是幻影箱吧!!在一片黑暗的展區中央有許多固定在圓盤上的玩具總動員裡的玩偶,但是隨著圓盤慢慢的轉動至越轉越快到後面只看的到一串飛快的白影,就在這一瞬間位於玩偶上方的閃光燈開始快速的閃爍,由於閃光燈快速的閃爍所造成的視覺暫留,讓所有的玩偶就像是突然活了起來,在我的眼前又蹦又跳的,真的是超cool的啦~
在展場的最後還有一部動畫藝術風景在放映,它是將這次展覽大部份的平面彩繪作品利用動畫效果串連起來製作出來,能夠把平面的彩繪作品作出3D動畫的效果,我只能說現在的科技真的是進步啊~這部動畫面也為個展覽劃下了一個完美的結尾囉.
看完了這個展覽真的令人深刻的了解,電腦動畫的製作出來的電影真的沒有想像中的簡單,不是隨便畫畫就可以的,從故事構思開始,為動畫人物的一個角色選角而畫上數十張甚至數百張圖,再從這裡面選出一張,而且不只這樣就結束了,再來就是角色該始用什麼色彩呈現出來又是另一門學問,再來就是場景的設計,連光影照射都作足了研究,在正式製作之前甚至還有一系列的故事板,所以拍一部動畫出來,動用的人力物力真的是不會輸給真人所拍攝的電影,在這裡要向這些為動畫努力的工作人員致敬,有你們的努力,我們才有精彩的動畫可看。
*****************************************
這次的展覽只到十一月一號,還沒去過的要把握機會哦!!
展覽資訊:
從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開始,我們認識了一種全新的動畫片樣式─3D動畫。它以電腦技術突破二维平面空間的限制,打造了一個虛擬的立體世界。而帶來這石破驚天變革的正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皮克斯用電腦創造了3D動畫的傳奇,一舉達成傳統二維動畫所缺乏的立體感和可觸感。皮克斯動畫的創作者也從不稱自己是電腦工程師或設計師,而是藝術家,堅信3D動畫從概念到完成的過程就是一種藝術創作。《皮克斯動畫20年》內容包括繪畫手稿、概念、雕塑、數位裝置等,忠實地呈現電腦動畫創作背後細膩與實務操作的過程。《皮克斯動畫20年》將於8月7日至11月1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1A、1B展覽室展出。
http://pixar20.blogspot.com/
http://online.tfam.museum/pixar/
0 意見:
張貼留言